“在你以为掌控命运的同时,你其实只是顺应着家族的惯性在生存。”读完《白鹿原》,这一感触让我深思。
陈忠实通过这部小说,生动描绘了中国百年历史的风风雨雨,同时也深刻刻画了一个普通人如何被家庭、出身、时代与规则牢牢束缚,以至于终其一生难以挣脱。这样的情境,无疑反映了当下无数打工者内心深处的隐痛。尽管拼尽全力、不断进取,但你却常常感到别人轻而易举地迈出一步,而你却需耗费十年光阴。这并非因你不努力,而是因为有人天生就有“剧本”做支撑。
今天,让我们透过《白鹿原》这部经典之作,探讨普通人命运中最无力而又必须面对的三重真相。
在这部作品中,白嘉轩与鹿子霖分别是两个家族的领袖,象征着正与邪、明与暗。一开始看似迥然不同的他们,实际上却都被各自家族的“剧本”深深笼罩。白嘉轩的家族崇尚家风与祖训,而鹿子霖的家族则崇尚实用与权力的攀附。
无论性格如何迥异,他们的孩子们几乎无从逃出这种家族惯性的轨道。是否注意到,人所拥有的第一缕光芒,往往来自家庭的庇护,而非自身的努力。在这个庞大的社会舞台上,尽管你竭尽所能地去证明自己,但你的社会定位早已在“出身”的标签下被锁定。有的人出生即在北京的四合院,而一些人即使拼搏一生也只能在二环的厕所旁奋斗。
展开剩余59%这并不是无病呻吟,而是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田小娥,无疑是《白鹿原》中最让人心痛却又极具争议的人物。她出身卑微,被迫成为童养媳,期望通过自己的身体与情感去获取一丝生存尊严,可她却一次次沦为男性及家族利益的牺牲品。尽管许多人指责她放荡不羁,实则她只是想在贫穷的世界中拼尽全力让自己“被看见”。
她并非不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,而是没有遇到一个愿意为她逆流而上的男人;她并不是不想活得体面,而是每每想要振作时,总会被无形的规矩打倒回地。这样的经历,与众多职场人士何其相似吧?你外表上似乎活得不错,却始终要向他人强调:“我不是你想的那种人。”
在《白鹿原》中,贯穿始终的是族规、族谱与世俗情感构成的“原上规矩”。看似古板、保守、惧于变革,实际上却牢牢控制着个体能否成功、是否敢于冒险、以及他们是否值得活下去。每个人都在努力挣脱这些规矩,然而最终又不得不在时代的棋盘上做出妥协。
如今的社会亦是如此。你并非不行,而是早已被“社会规矩”所束缚。你甚至没有质疑的资格,又如何谈得上命运的自由?
虽然《白鹿原》讨论的是“命运”,但其真正传达的却是:一代又一代人在时代与出身的重压下,如何挣扎求存、探寻生存的可能。或许你并非白嘉轩,也不是鹿子霖,但你或许正是那个——在无法选择家庭的情况下,决定不再逃避自身思考的人;在重写背景的机会渺茫之际,选择不在规则中默默无闻的人。
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剧本,却可以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“一页注脚”。
发布于:福建省鼎泽配资-线上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论坛官网-排名第一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