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早些时候,有媒体报道称,伊朗前总统艾哈迈迪-内贾德在德黑兰一条街道上遇刺身亡。
伊朗官方火速辟谣:人没事。
回想起之前内贾德执政的时候,若是他还当总统,以军肯定不会这么嚣张!
作者-山
生死大戏
钻地弹来了,内贾德没了?这个消息一出,全世界的神经都绷紧了。
当地时间6月17日深夜,德黑兰市中心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。美制GBU-57"炸弹之父"从天而降,这玩意儿能穿透6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,威力堪比小型核弹。目标很明确: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的私人住宅。
展开剩余90%爆炸的那一刻,整个德黑兰都在颤抖。防空警报响彻夜空,防空炮火像烟花一样在空中绽放。市民们从睡梦中惊醒,慌忙躲进地下室和防空洞。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爆炸现场的视频,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。
西方媒体嗅到了血腥味,CNN、BBC、路透社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"快讯":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疑似在空袭中丧生。这消息一出,国际金融市场立马就疯了。
布伦特原油期货在几分钟内暴涨12%,每桶直接冲破95美元大关。天然气价格也跟着蹦高,涨幅达到8%。交易员们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,生怕错过这波"地缘政治红利"。国际能源署紧急发布数据: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本周骤减13%,全球能源供应链面临巨大冲击。
欧洲各国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。德国总理、法国总统、英国首相的电话被打爆。联合国安理会也火速安排了紧急磋商,俄罗斯代表直接怒斥以色列"越线行为",中国代表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。
可这才哪到哪啊,真正的大戏在后头。
硬碰硬的较量
就在全世界都以为内贾德真的"领盒饭"时,伊朗这边突然来了个大反转。
当天晚上,伊朗国家电视台突然插播了一条特别新闻。
画面中,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将军神色严峻地坐在镜头前,身后是伊朗国旗和军徽。他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以色列方面傻眼了:"我还活着,伊朗军队的指挥系统运转正常。"
说句实话,这个"复活"场面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。以色列方面刚才还在吹嘘成功"斩首"了伊朗军方一把手,转眼人家就活蹦乱跳地出现在电视上。这脸打得,估计摩萨德局长的脸都绿了。
让人没想到的是,穆萨维将军不光"复活"了,还直接向以色列下了"逐客令":"立即撤离海法和特拉维夫!伊朗将对以色列政权进行惩罚性行动。"这话说得多硬气,简直就是在以色列人脑门上贴大字报。
更狠的还在后面。伊朗防空部队当天发布战报:成功击落28架以色列入侵飞行器,其中包括多架无人机和据称一架F-35I隐身战斗机。
要知道,F-35可是美军的宝贝疙瘩,号称"隐身之王",全世界都没几个国家能碰得到它。这下好了,直接被伊朗的S-300防空系统和"霍尔达德-15"本土防空导弹给干下来了。
以色列空军的脸算是丢尽了。要知道,他们平时最爱吹嘘的就是空中优势,什么"中东空中霸主"、"无敌战鹰",现在一下子被击落28架,这数字传出去,估计邻国都要笑掉大牙。
而且,伊朗这次的反击手法也很有意思。他们没有像以前那样搞大规模饱和攻击,而是采用了"小批量高频次"的新战术。
每次只发射4-12枚导弹,但是白天打、深夜打,轮番着来,让以色列的防空系统根本喘不过气。伊朗革命卫队的指挥官得意地称这种打法为"马拉松式袭击",说可以持续一个月以上。
打来打去,最终还得看政治这盘大棋。
民心思变
这场冲突打到现在,暴露出的问题远不止军事层面那么简单。
说白了,伊朗现在的麻烦很大程度上是自己"作"出来的。自从"温和派"总统佩泽希齐扬上台之后,伊朗的外交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对哈马斯、真主党的困境基本上是作壁上观,甚至还向西方释放各种"和解信号"。
结果呢?人家根本不买账。你退一步,人家进十步,这就是国际政治的铁律。佩泽希齐扬的妥协策略不但没换来和平,反而让西方和以色列觉得伊朗软弱可欺。
这不,以色列的胆子越来越大,从击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,到轰炸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,再到直接空袭德黑兰,步步紧逼。
伊朗民众早就憋了一肚子火。物价翻了倍,里亚尔贬得像废纸,年轻人找不到工作,中产阶级大批滑入贫困线。这种情况下,政府还在那里搞什么"战略克制",老百姓能不炸锅吗?
最戏剧性的是,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内贾德的人气开始暴涨。德黑兰街头的商贩重新挂出了他的肖像,大学生自发组织"再给他一次机会"的讲座。一份针对总统办公室的请愿书,短短48小时内就收集了超过20万份签名。
这些签名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每一个签名背后都代表着一份失望和愤怒。民众的心声很简单:佩泽希齐扬这套"软外交"已经彻底破产了,该换个硬汉上台收拾局面了。
而内贾德,正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硬汉。这位被称为"中东最后的硬汉"、"反美斗士"的前总统,在联合国质疑"9·11事件真相",公然宣称"以色列将从地图上消失"。虽然争议巨大,但在很多伊朗人眼里,他就是那个时代最有骨气的代言人。
有分析师指出,如果内贾德当年还在台上,以色列压根不敢这么肆无忌惮。因为他们清楚,内贾德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反击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"战略隐忍"。
这股风一刮起来,整个中东都得跟着颤三颤。
变天了
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,内贾德是否回归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整个中东的权力版图正在重新洗牌。
美英两国已经开始实质性介入。美军大批加油机抵达中东,专门为以色列空军提供远程打击能力。
英国也派出了自己的加油机编队。美国副总统万斯更是公开放话,特朗普总统"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,终结伊朗核活动"。这话说得够直白,基本上就是在告诉全世界:我们要动真格的了。
更可怕的是,美以两军已经实现了一体化配合。武器供应、情报共享、后勤保障,全套服务一条龙。
美军的卫星实时监控伊朗高价值目标,以色列负责执行打击任务。这种配合默契得就像一个国家的两支部队。
搞不好,下一轮的打击目标就是伊朗的核设施了。美制钻地弹配合以色列的精确制导技术,伊朗那些深埋地下的浓缩铀工厂估计都保不住。
德黑兰高层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政权"斩首",他们已经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了。
但是,事情还有另一面。内贾德当年构建的"外围战略网络"——黎巴嫩真主党、叙利亚政府、也门胡塞武装——现在依然在中东关键地带发挥着影响力。
一旦内贾德真的复出,这张老网极可能重新活跃起来。到时候,美以联军面对的就不只是伊朗一个国家,而是整个"抵抗轴心"。
而且,俄罗斯和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管。普京最近频繁与伊朗最高领袖通话,中国外交部也连续发声谴责以色列的"过度行动"。如果局势继续升级,这场冲突很可能演变成新的代理人战争。
说不定,这次危机反而会成为内贾德政治复出的最好机会。毕竟,危机时刻,民众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敢于硬碰硬的强势领导人。而内贾德,恰好符合这个标准。
至于结果嘛,咱们走着瞧。
结语
这事儿说白了,就是温和路线撞了南墙。你退一步,人家进十步,这就是中东的游戏规则。内贾德会不会重出江湖?这已经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了,而是伊朗到底还要不要脸面的问题。
当钻地弹在德黑兰上空呼啸而过时,当28架战机在防空火力中坠落时,当20万民众联名请愿时,一个信号已经足够清晰:中东的天,可能真的要变了。
你觉得如果内贾德真回来了,会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?
发布于:河南省鼎泽配资-线上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论坛官网-排名第一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